0551-658596267*24小时服务热线

奋进100年 红色建筑多 |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编辑:Admin    来源: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1-11-08    浏览量:1058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历时两年的紧张施工,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它凝聚了一代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也实现了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

武汉长江大桥线路全长1670.4米,主桥长1155.5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下层为双线铁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上世纪初,武汉长江大桥就开始了勘测设计,历经晚清民国,先后四次试图确定桥址,都未能完成勘探。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修建大桥的决定,同年3月,中央铁道部派出地质勘探队,在武昌、汉阳约6平方公里的地区,开始了地质勘察。紧接着,铁道部邀请了全国桥梁建设专家进行研究和讨论,在苏联桥梁专家参与下,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着手进行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

1954年2月,开始地质评查。当时,正值长江出现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和严寒,江面气温达到-15℃,地质钻探人员冒着严寒与狂风巨浪日夜连续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钻探人员共钻了103个钻孔,钻进江底覆盖层和岩层3300多米,作出长江大桥桥址线的9条比较方案,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

长江水深流急,江面宽阔,涨水季节时水深40余米,高低水位差最高达19米,江底泥沙覆盖层又深浅不一,最深的达30余米。覆盖层以下的岩层,地质结构十分复杂。

大桥施工用的大型管柱直径1.55米,如何将这个庞然大物穿透最深达30多米的江底覆盖层,使它毫无损伤地安全到达岩层?又如何钻孔与江底岩石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大型管柱如何制造等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摆在面前,中苏两国桥梁专家和我国的建桥工人,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个方案又一个方案,一个试验紧接着一个试验,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使水下基础施工节节向前推进。

长江大桥是双层双轨铁路公路两用桥,其用钢规模之巨大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全部钢梁由山海关、沈阳两桥梁厂制造,鞍山钢铁公司也提供了大量型钢。在安装上采取三联九孔,即三孔钢梁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能增强负重能力,而且便于养护维修,一旦遭到敌人袭击或破坏,能迅速修复通车。钢梁的架设,采用较新的平衡悬臂拼装,从两岸开始向江心拼接,最后合龙。1957年5月4日下午在江心六号桥墩拼接铆合,实现了准确无误的合龙。






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