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58596267*24小时服务热线

历史建筑 ▎记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编辑:Admin    来源: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9-10    浏览量:1807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左)1949 年 4 月,毛泽东在香山阅读南京解放的号外 

(右) 毛泽东 《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这首气势磅礴的七言律诗是毛泽东主席得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即兴创作的。南京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而“总统府”作为当时国民党最高权力中枢所在,无疑是最具象征性的建筑。


“总统府”建筑群历史沿革

“总统府”建筑群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历经明、清、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四个历史时期。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朱高煦在此建汉王府。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1842年,两江总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 《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大兴土木,于此地营造天王府,1864年,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南京,将宫殿纵火焚毁,“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成为国府主席办公地。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这里沦为汪伪政权办公地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依然在此办公。1948年,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国民政府更名为“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次日凌晨占领“总统府”,把鲜艳的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2003年3月,这里被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近代历史上从起点到终点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总统府”建筑群是重要的见证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总统府”建筑特色分析

“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8.5万多m2,现存145幢建筑。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参酌古今、融汇南北,中国古典、西方现代纵横交错,亦有西风东渐时中西合璧风格的交融与碰撞,几乎各种形式的建筑皆有了标本,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一个缩影。虽然缺乏统一规划,但疏密有致、紧凑有序,行走于此,仿佛置身于时空交错的舞台上。


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天王府被烧毁后,两江总督李鸿章、马新贻、曾国藩等在此地重建两江总督署,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的宫殿建筑形制,奠定了“总统府”建筑群的格局。位于中轴线的大堂、二堂、朝房、厢房等府衙式建筑,作为办公之处,布局方正严谨。左右两侧是江南古典园林,方胜亭、漪澜阁、夕佳楼、桐音馆、忘飞阁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叠石、曲径通幽,罗汉松、黄杨、白皮松、女贞、广玉兰等古树名木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隽永优美的山水画卷。这些建筑红柱灰瓦、飞檐翘角、方砖铺地、圆形柱础,虽历经风雨,但依然保存着传统的砖木结构式样。


清末民初,随着西风东渐,陆续在此修建了一批西式风格的建筑。1908年,曾赴欧美考察宪政的两江总督端方在西花园,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建造了西花厅。1917年,因电线走火,二堂后的建筑几乎全部化为灰烬,冯国璋、孙传芳等分别在此重修,后作为会客室、政务局办公用房。这些建筑不讲究固定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形式美,为19世纪20年代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1929年修建的门楼则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图书馆、主计处办公楼、子超楼等是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经济实用、式样美观。但局部构件、装饰纹饰依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回形纹等图案。


“总统府”门楼的建筑风格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他们降下门楼旗杆上的青天白日满地旗,升起了鲜艳的红旗。门楼目送了一个旧政权的离去,见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诞生。随军记者邹健东拍摄下这一庄严时刻,门楼成为终结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象征。


方胜亭


门楼原址是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后将此门焚毁。同治年间,重建两江总督署时建造了督署大门,此门一直被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江苏督军署等机构沿用,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0月,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后,这里作为政府中枢外事活动日益增多,外宾频频光顾国府大院。由于院内场地狭小,汽车掉头都显得局促,有损国体,于是时任外交部部长的王正廷向蒋介石建议,拆除旧督军署大门,重建一座新门,“以壮观瞻”,蒋介石立即表示同意。门楼由青年建筑师姚彬设计绘图,南京文达工程建筑公司中标承建,1929年9月5日与国民政府参军处签订合同后即行开工,工程费洋29450元,按合同规定分5次付给,当年12月20日便告竣工。


西花厅


门楼坐北朝南,总高13.5米,是3层砖混结构的西式建筑。门楼外立面饰有八根古希腊爱奥尼亚柱式浮饰,上方饰有对称涡卷花纹,做天然石料状处理。出入口由一大两小三个门洞组成,外侧呈拱券门框,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上方饰有巴洛克风格的纹饰;每扇拱门悬挂有对开封顶西洋式镂花铸铁大门,大铁门则为2003年复制,原来的铁门被投入了1958年大炼钢铁的熔炉;内侧是中规中矩的矩形门框,形成了外圆内方、厚实坚固、宏伟气派的外观,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门楼顶部的阶梯形女儿墙,又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外部特征,起到了扩展门楼临街外立面的效果。旗杆矗立于门楼中央。门楼前的一对石狮是清两江总督署时的遗物。


1948年4月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这里一夜之间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府”。据说,由于时间仓促,国民政府总务局官员只好临时派人用木料制成“总统府”三个大字,贴上金箔,挂在修葺一新的门楼上,“总统府”三字则是由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周钟岳所书,1950年被铲除。今天门楼上的“总统府”三个金色大字是2002年9月依据历史图片复制后重新挂上去的。这时距离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已经过去50多个春秋了。


“总统府”的历史记忆

俄国作家果戈理有句名言:“当歌曲和传说都保持缄默的时候,还有建筑在说话。”那么“总统府”这座建筑在说什么呢?它在诉说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和的丰功伟绩;它在为后人诠释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岁月沧桑;它更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广阔空间。


“总统府”图书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举行国共和谈。1946年5月5日,邓颖超出席了在礼堂举行的国民政府还都庆典。7月2日,周恩来与蒋介石在子超楼举行会谈,周恩来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无理要求,坚决捍卫党和人民取得的胜利果实。10月21日,二人再次会谈,依然无果而终。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爱国学生在门楼前的马路上举行了“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示威请愿,遭到国民党特警的殴打,“五二〇血案”震惊全国。1949年4月24日凌晨,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缓缓推开“总统府”那两扇虚掩着的大铁门时,一个漫长的时代慢慢地消失在了庭院的深处。时任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首长们来到了“总统府”,他们走进蒋介石、李宗仁的办公室。邓小平说:“蒋委员长缉拿我们多年,今天我们上门来了,看他还吹什么牛!”刘伯承指着台历说:“蒋先生、李先生的台历还是23号哩,转移不慢。”陈毅则坐在蒋介石的皮椅上拨通了电话,向远在北京西郊双清别墅的毛主席报告了南京解放的喜讯。他风趣地说:“主席,我是陈毅啊,我是坐在蒋总统的椅子上向您报告呢。我们胜利了!”


大堂


1977年,陈逸飞、魏景山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创作的油画 《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国油画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在这个分隔了时代的门楼的下面,那些聚集在这里、发出救亡吼声的爱国学生们,已被新时代的年轻笑脸所替代,艰苦卓绝的历史已成为他们心中的记忆、眼中的风景。





安徽证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快速链接: